能量胶作为重要的补给选项,对于保持运动员在长距离比赛中的能量水平和耐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由糖类、电解质,有时包含咖啡因组成,可以快速补充能量,帮助运动员维持更长时间的运动表现。
最近,在苏州举办的一次马拉松赛事中,由于两名跑者对免费的能量胶和补给食物等“大薅特薅”,装了满满两背包,导致赛事补给断供,影响到一部分跑者无法及时补充能量。两名“能量胶大盗”进货般的“负重”跑马引起了网友热议。今年的上海马拉松鸣枪在即,作为一项全城盛事,一些不了解马拉松的“气氛组”或许会问:在马拉松赛事中,“薅羊毛”的行为是否被允许呢?答案是,可以薅,悠着点薅,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一些年轻人甚至还能在赛道上快乐地“吃席”。这就不得不提起马拉松赛事中兴起的私补文化。
▋▎ 如此“负重”跑马不仅成了社会“现眼包”,还“坑人又坑己”
除了此次热议的“能量胶大盗”记者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看到,在马拉松比赛中“薅羊毛”的情况还不少。有网友晒出的视频中,将薅来的饼干、果干、面包等补给零食铺了满满一床,甚至还大言不惭“苏州马拉松很好,明年还要来进货,背了将近50的货物狂奔……”其实,他们薅走的都是些小零食,并不贵,令人反感的是这样的行为吃相太难看,且影响了一部分真正需要补给的跑者。
在马拉松赛道上,常会看到有人身着夸张的服饰而被称为“显眼包”,然而,这种在赛道上“进货”的行为却真正成为了社会的“现眼包”,可能不违法也不违规,但实实在在的丢人。
事件发生后,记者注意到,在上马发布的“关于2024上海马拉松参赛相关事宜的公告”中特别提到,“根据路跑赛事补给要求,赛事组委会将在25公里处设置能量胶补给站,请所有跑者按需索取,原则上每人限领一支,确保参赛人员均能获得能量胶补给。”记者查阅了前五届上马赛事公告,未出现相关提示。
在正在举行的上海体博会上,记者遇到了此次被薅羊毛的“主角”,康比特跑步事业部渠道业务负责人翁发权表示,他们在全年大约会参与500场赛事,为赛道提供能量胶补给服务,而遇到“能量胶大盗”的情况属于少数现象。在翁发权的印象中,马拉松跑友的素质普遍越来越高,“大家虽然追求的目标各有不同,但不管是为了突破成绩还是享受赛道,很少有人真的会因为贪图过多的补给去‘负重’跑马。”翁发权告诉记者,为了尽量减轻跑马的负担,不少跑者甚至会选择扔掉自己的帽子、手套和冰袖等,就是为了轻装上阵,更不要说去多背几个补给了。
据报道,上述事件中的“能量胶大盗”在被主办方找到时,居然早已将薅来的大量补给“吃完”。然而,过多服用能量胶也可能会适得其反。“要跑完一场全马,我们一般建议服用6支能量胶,视个人情况而定,但最多不要超过8支。”翁发权表示,能量胶的主要成分是糖,在能量已经足够的情况下,无法被有效吸收,无论什么东西吃多了都可能会不舒服。
记者发现,有些跑友在社交平台上反应,在跑马的过程就曾因能量胶补得太多,产生过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尤其是适用于全马的高渗胶,由于其排空时间较长且需要吸收大量水分来稀释,会加重胃的不适感。
▋▎ 能想到的都能吃到?马拉松私补文化“卷”出了花
记者也就此事询问了多位马拉松爱好者,得知只要不是薅得太过分、太恶劣,在马拉松赛事中多拿一点补给不会遭受非议,有些赛事甚至营造了“欢迎来薅”的氛围。这是由于国内部分马拉松赛事近年来刮起的一阵“吃席”风,把原本质朴的能量补给站硬是办成了当地特色美食展。
原来,除了赛事主办方提供的官方补给站之外,马拉松赛道上还会有许多私补站,尤其在大型马拉松赛事中十分常见。资深马拉松爱好者顾榕告诉记者,这些私补站大多是由社会跑团自发组织的,沿途的商家、酒店等也会摆出一些补给小摊,供跑者免费拿取。“我其实不太关注赛道沿途有什么特别的摊位,一般只会进行必须的能量补充。这其实取决于大家跑马拉松的目的是什么,有人是为了冲刺PB,有人只是来休闲娱乐。通常来说,能在4小时内完赛的跑者,基本都不会吃一些花里胡哨的补给,因为会打乱自己的节奏。”顾榕说。
今年以来,不少马拉松赛事就曾因私补太过丰盛而在网络上频频出圈。这些私补站还大有越来越“卷”的趋势,在赛道上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私补文化。
让顾榕印象最深的是,曾在私补站看到过“请喝我亲手熬的鸡汤”,以及星级酒店提供的精致点心,在小小的摊位上还讲究摆盘造型。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各地马拉松参与者发布的大量私补分享帖也证实了这一点。成都马拉松的串串和火锅、烟台马拉松的海鲜大排档、深圳马拉松的榴莲、济南马拉松甚至还有烤全羊……有跑友在参加完马拉松后自嘲:“正常跑半马能在1小时50分钟完赛,因为眼花缭乱的补给硬是多花了近一个小时。”
▋▎ 健胃消食片在几公里?被吃席“硬控”的年轻人在赛道上延续娱乐精神
在不少人看来,“去马拉松吃流水席”已经成为了部分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你跑到哪儿了?”
“我到锅包肉了!”
“不行,我跑不动了。”
“支棱起来,再过几百米就到烤全羊了。”
“来了来了!健胃消食片在几公里?”
网友记录的跑马日常像是美食加密通话,虽有调侃的成分,但颇为形象。很多人的马拉松完赛障碍以前是“跑不动了”,现在成“吃不动了”。
有精打细算的年轻人还算了一笔账,“在自助餐厅花上100块钱,你大概只能吃上碳水自助,把薯条、披萨和蛋糕炫个饱。而马拉松的补给,不仅精准配比,而且考虑到了营养均衡。你一边跑一边吃,就像是站在了永动机上,一顿下来丝毫没有罪恶感。”在一些人眼中,所谓的“马拉松自助”可以边摄入边消耗,“这里没有劣质碳水,补充的都是糖、蛋白质和优质脂肪,你要是能跑完半马,说不定在吃完沿途的自助后,还能倒瘦两斤。”不得不说,这些理由看起来既离谱,又“迷之合理”。
有人认为,过于渲染补给的现象有点喧宾夺主,偏离了跑马的本质。也有人认为,跑马是一种体验、娱乐和放松,特别是在很多年轻人眼中,马拉松更是一种快乐社交和流行文化,与跑友们相互传递自己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何必太认真呢?
跑团运营者葬墨也遇到过许多特色补给。他认为,除了为马拉松营造氛围,跑友们在赛道上见到所属跑团的补给站犹如“见到亲人一般”,归属感满满,“私补志愿者们则以另外一种角色参与到赛事中,尤其在帮助素不相识的跑友时,更像是城市的主人在照顾外来的朋友,增添了一丝温暖和一份温馨。”在他看来,一座城市要成功举办一次马拉松赛事,离不开整座城市的支持。除了政府提供的大量公共资源之外,广大市民的支持,也是一个赛事IP得以成长的重要一环。